由“鸟巢”说开去……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本刊编辑部
      伴随着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圆满落幕,中国国家体育场——“鸟巢”的形象也深深烙印在世人的心中。
   “鸟巢”是国人基于形象给与国家体育场的一个呢称,椭圆形、网格结构的外壳犹如一个由枝条编织而成的鸟巢,独具一格的设计构思让人耳目一新。 “鸟巢”的设计不仅赢得了国人的高度认同,在世界建筑中也赢得了高度评价。当“鸟巢”还没建成的时候,英国的《泰晤士报》就评其为全球正在建设中的10个最大最重要建筑,荣居榜首;而今,《纽约时报》说,“鸟巢”是世界建筑史上的史诗巨作。“鸟巢”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标志性建筑。
    虽然亲临“鸟巢”,感觉有一种空间的压抑,没有电视画面那么波澜壮阔,但“鸟巢”的设计理念还是成功的,这当然源于赫尔佐格和德梅隆的经典智慧,如此成功的设计也带给我们一份沉甸甸的思考。
    ——关于建筑教学。“鸟巢”的成功设计者毕竟国外的设计师,荣耀的背后隐隐露出一丝国人的尴尬与无奈,我们可以对全球敞开博大的胸怀说——北京欢迎你,但我们也要深刻反思我们自己的教学体制与方式,建筑专业学生的培养除了要培育其灵感和智慧外,还需要培育他们拥有高屋建瓴的大家气概和视觉眼光,我们需要世界水平的设计大师。
    ——关于“进口”与“出口”。我国加入 WTO ,国外不少设计企业进入我国市场,在国内工程招标活动中,显示出国内外的设计水平存有一定的差距,但我们许多设计师的设计作品在立意、构造、功能、环保、节能等方面也可圈可点,不能盲目地崇拜“外来的和尚好念经”。另一方面,在国际招标或竞赛中,我们还没有真正进入世界市场,没有在国外留下值得骄傲的作品,仅有进口而无“出口”值得深思。
    ——关于建筑指导思想。中国建筑艺术是世界建筑史上延续时间长、分布地域广、有着特殊风格和建构体系的造型艺术,北京故宫、平遥古城、徽州民居、苏州园林等等都向世人叙述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光辉成就。而今,改革开放30年了,我国从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跃升成经济大国,建设事业方兴未艾,但由于进展太快,没有来得及认真总结教训和积累足够的经验,加之不少思想和流派鱼龙混杂,我国的建设事业还没有形成自己明确稳健的指导思想和理论。
    ——关于设计作品的评价。从“鸟巢”的成功认同中可以看出:13个入选的方案经过13个评委反复筛选、认真比较和2轮无记名投票后,3个方案出炉,“鸟巢”成功入选;此后,“鸟巢”的设计方案以8票赞成、2票反对、2票弃权、1票作废的压倒性多数获得重点推荐实施;为广泛征求公众意见,全部13个方案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6天展出中,“鸟巢”以3506张选票名列第一,表现出群众与专家的高度认同。因此,评价建筑设计作品的主导者不是某个领导或投资者,而是专家和广大人民群众。对于大型住区、大型建筑和公共建筑,我们应该建立一套代表社会公正力的评价体系,约束少数人的行为,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,建设好我们美丽的家园,同时有效改变设计方作为服务行业的被动“出图纸”地位。
    ——宣传工作。“鸟巢”给世人留下深刻的印象离不开媒体、网络的隆重介绍,一个好的产品需要包装,一个好的建筑创作也需要宣传,大凡有影响力的建筑都是通过媒体介绍而产生巨大影响的,因此,这也是“鸟巢”带给我们设计师、建造师们的一个启迪。
   “鸟巢”的成功给我们的启示与思考还有很多,“鸟巢”不仅在世界建筑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,也为21世纪的中国和世界建筑发展提供有益经验和历史见证。倡导一种朴实而健康的建筑审美,深入挖掘建筑物固有构成要素的美学潜力,包括它的空间、形体、技术、材料、细部、色彩、光影、虚实等等,从而为大众营造平静、优雅、尊重生态和自然的有高品味的物质环境,当是我们建筑师、设计师们扎实前行的方向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2008年10月刊《安徽建筑》)